發表文章

順勢而為

圖片
順勢而為 無意間在雜誌看到一篇文章,叫「順勢而行」,內容是說有個年輕人剛開始學衝浪,看到浪頭過來就怕了,掉頭就跑。後來他慢慢了解,每次來的浪或許有高有低、飄移不定,但只要不對抗大自然的力量,浪潮來的時候跟著浪起來,浪潮退的時候跟著浪下去,很容易就學會了。 我們在面對困難的時候,經常會出很大的力氣硬著來,卻不見得可以解決問題。有時不妨放輕鬆一點,凡事順勢而行,反而能夠成功。 只要了解自己的能力,再掌握時機,順流而走,就像那個衝浪的年輕人,不是看到浪來了就跑,而是思考該如何順著浪走,就會成功了。

沒有白費的努力

圖片
沒有白費的努力 「 能忍人知所不能忍;方能為人所不能為! 」這是一句值得諸位深思的銘言,期待諸位能立志去做一個懂得存心忍耐,因而有克服挫折,克制情緒不輕易發怒的基督徒來自許自勉。 智慧能承受且勝過一切的困苦與挫折,因而使自己的靈命更茁壯、事業更進步、品格更成熟。 要忍受苦難的 第二個原因:因為困難是一種必然的過程 ,一切有價值的成就都需要相當的時間與代價。 從沒有白費的努力,也沒有碰巧的成功。只要認真對待生活,終有一天,你的每一份努力,都將絢爛成花。 沒有特別幸運,那麼請先特別努力。千萬別因為自己的懶惰而失敗,還矯情地將原因歸咎於自己倒霉。新的一天,期待每一秒的改變!

朋友交流

圖片
朋友交流 在這個社會上要成功,除了「智商」要高以外,「情商」也不能太低;而人際交流,就是情商非常重要的一個部分。 有時候自己本身很難看清內心的想法和思考方式,這時藉由與他人的交談則能有效從側面了解自我。 “使交往具有價值的不是交往本身,而是交往者各自的價值”,自己擁有什麼決定了你能從對方身上看到什麼,其本質為雙方更加由衷的欣賞與尊重。 懂得「發問」及「傾聽」,不但能夠讓自己與這個世界的關係更和諧,某種程度上,甚至還能趨吉避凶,將大事化小、小事化無,讓手邊工作的推動更加順暢。

量力而為

圖片
量力而為 每個人要清楚自己能力的底線,你有這個能力才去做這件事情,循序漸進,逐步實現目標,才能避免許多無謂的挫折。 決定伸出援手,仍應量力而為,且請對自己的付出賦予正向意義,多往好處想, 例如可擴展人脈、增長見聞、累積經驗、促進感情等。 正所謂「甘願做,歡喜受」,愉快接受,樂觀以對,才不至於事情沒辦好,最後積怨成疾。 調整心態:拒絕並非自私或不給面子的表現,是個人選擇權利,也是給予對方另尋其他解決方法的機會,毋須愧疚或有罪惡感,徒增無謂困擾。

功成不必在我

圖片
功成不必在我 功成不必在我,亦可為功不必在我,是指功績、事情、事業的成功,沒有必要看我一個人。 可以理解這件事不是非我不可,也可以理解為一件事情的成功的必然因素不在於我,體現了一種寬廣大度和高尚情懷。 普通人若能和志同道合的夥伴組成隊伍,互相補足彼此的不足之處,一樣也能摘下成功,甚至正是因為「集結了眾人的智慧」,才可能堅持到最後,完成艱困的目標。 團隊成員能否與彼此間的差異性和平共處,培養出默契,將是大家能否運用所長,發揮團隊綜效的關鍵。

韌力

圖片
韌力 韌力又稱為復原力,韌力的概念起源研究逆境中的兒童如何達到正向的結果。此概念最初是從「堅不可摧」、「不易受傷」、「壓力因應」及「抗壓性」等概念中發展出來的。 一開始是從個人面向出發,是指個體在經歷創傷或面對困境時,能夠很快的調整生活步調,很快的適應改變之能力或是特質。 強調個體在處理痛苦創傷的過程中,能夠有良性的掙扎和奮鬥,可以積極感受到自己的成長,以及對生活的掌握,而非陷入失敗者的情緒,以憤怒、憂鬱、無力感來滋養其傷痛。 這樣的特質可以是先天或是後天所培養的,能夠幫助個人去因應壓力事件,透過覺察自身的正向資源,來解決問題。 這種韌力非常重要,通常人遇到極大挫敗,不知所措時能夠忍著熬過這痛苦的難關後,韌力就會增強,面對出社會工作的挑戰也擁有韌力來克服。

淡定的人生

圖片
淡定的人生 法國思想家朱貝爾說,「一個有用的生命進入黃昏期,會自備燈火。」 想擁有第三人生,在實務上,要提前安排好你的工作,為健康做出選擇,規劃好居住與財務;同時,保持終身學習的熱情、傳承智慧,並經營人際關係。 當一個人把寂寞當作人生預約的美麗,懷著淡定從容的心態去面對,也就沒有了真正意義上的寂寞了。 放下是人生的大境界,是一種超然、一種解脫。很多事情的混沌與開竅,往往就在一瞬間:或是心中的負累,抑是外物的干擾。人生贏在勇於放下,拿得起又放得下,才是真正的無怨無悔的人生。 一個人總會遇到很多難以訴說的煩惱,或生活,或事業,或感情,也總會遇到順逆之境,遷調之遇,進退之間的各種情形與變故,此時,不要讓身外之物牽絆我們的身心,該放下的一定要放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