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光LED
1993年,日本日亞化學工業(Nichia Corporation)工作的中村修二(Shuji Nakamura)成功把氮滲入,造出了基於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氮化鎵(GaN)和銦氮化鎵(InGaN)、具有商業應用價值的藍光LED。
有了藍光LED後,白光LED也導隨即面世,之後LED便朝增加光度的方向發展,當時一般的LED工作功率都小於30至60mW(毫瓦)。1999年輸入功率達1W(瓦)的LED商品化。這些LED都以特大的半導體晶片來處理高電能輸入的問題,而半導體晶片都是被固定在金屬片上,以助散熱。
有了藍光LED後,白光LED也導隨即面世,之後LED便朝增加光度的方向發展,當時一般的LED工作功率都小於30至60mW(毫瓦)。1999年輸入功率達1W(瓦)的LED商品化。這些LED都以特大的半導體晶片來處理高電能輸入的問題,而半導體晶片都是被固定在金屬片上,以助散熱。
留言